
开篇语 在时光的长河中,每一份报纸都是历史的注脚。1980年创刊于春城昆明的《春城晚报》,已经和云岭大地共同走过了45个春秋。走进云南省图书馆,翻开那些泛黄的老报纸,尘封在字里行间的过去,记录下的是云岭大地发展的日新月异,是城市变迁的沧海桑田,也是普通人生活的蒸蒸日上…… 岁月流转,陪伴了几代读者成长的《春城晚报》,也从“纸上”发展到了“线上”,再到如今的“掌上”,在“春城晚报”和“开屏新闻”双品牌的驱动之下,成为了云南媒体类型最齐全的媒体之一。 历史的光辉照亮了现在,时代的脉搏引领着我们继续创造未来。让我们一起坐上“开屏时光机”回到过去,用那些定格在旧报纸上的瞬间和正在发生的当下一起,共同勾勒出时代的脉动与社会的变化,在过去、现在甚至是未来之间穿梭,展开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对话。 “今年技校招生的报名工作已结束,全省有四万八千三百三十九名青年报考。与招生计划相比约为八点四比一”。翻开1985年6月16日的《春城晚报》,《全省四万八千余人报考技校》的文章登在头版上,凸显了对技能人才教育的重视。 

今年有33所技工院校开展招生 
40年过去了,随着技能教育的不断发展,云南技能人才无论是招生院校、招生规模都在快速增长。省人社厅数据显示,根据最新招生计划,2025年将有33所技工院校开展招生。全省技工院校目前在校生14.25万人,围绕产业发展开设各类专业184个。 
目前,全省技能教育已经构建起了技工学校、高级技工学校、技师学院三个层次的梯度培养体系,并通过推动与职业院校、高等院校的协同发展和产教融合,引进“大国工匠”,开展校企合作项目,为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。 此外,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、技能成才,对技工院校全日制二年级(含)以上学习成绩优异、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,国家和省政府均设立了奖励金,国家给予每生每年6000元,省政府给予每生每年4000元,有力引导更多青年投身技能学习。 
全省技能人才总量达626万人 
从人才总量上看,省人社厅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626万人,其中,高技能人才达176万人。 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云南省坚持“以赛促训、以赛选才”的工作思路,用“竞赛热”推动“技能热”。据悉,云南已经连续4年举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,每年吸引近百万企业职工和在校学生参与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,已有5933名获奖选手成功晋升职业技能等级,更有38名优秀竞赛苗子通过相关政策成功入编入职。 
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,云南代表团表现出色,在22个赛项中斩获2金、5银、2铜和8个优胜奖,获奖率高达77%,总体成绩位列全国第三。其中,参赛选手锁成玉凭借自身技能和专业知识,在电子商务项目(学生组)中获得金牌,其在直播模块的出色表现(成交金额17.8万元、总点击量30多万等数据)更是生动诠释了技能人才在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。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期,省人社厅围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、绿色能源、数字经济等12个重点产业需求,增加培训职业(工种)至937个,将数字化管理师等新职业纳入补贴目录,不断壮大产业技能人才规模。同时,聚焦乡村振兴,实施“乡村振兴技能人才计划”,开展“人人持证、技能致富”专项培训,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262.9万人次。针对民族性、地域性特点,大力培育劳务品牌,全省已形成147个劳务品牌,其中“丘北纺织工”“普洱咖啡工”等6个劳务品牌获得国家认定,与多省并列第一,“七彩云南”劳务品牌年经济收入规模总量达到1522亿元左右。 策划王云 统筹孙琴霞 开屏新闻记者张田睿文 云南省人社厅供图 一审高伟 责任校对杨飏 主编武熙智 终审编委李荣
|